往届会议 | 专访 | 联系我们 
 
 
下次记住我的密码
信息网是一个跨部门的横向联系与信息交流的工作网络,1977年,本着“组织起来,互通情报”的原则,成立了全国测绘科技情报网,挂靠单位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1993年,根据国家科委有关精神,全国测绘科技情报网更名为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2003年底,顺应民政部社团登记的要求,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改制为中国测绘学会科技信息网分会。据国家测绘局测办[2003]58号文件《关于对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改革的批复》精神,信息网在今后的书刊出版和对外宣传上仍保留“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的牌子,下设的各分网、信息站原则上保持不变。信息网继续承担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的各项业务职能。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王璐; 翟义欣; 王菲
【作者单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年 S1期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热点展望
于向鸿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刊名】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 05期
 
 
WMO为监测气候变化研究新的卫星全球策略
2010-1-13 9:23:20
 

WMO旨在加强卫星用于监测气候变化和天气的计划,得到国际各空间和气象机构的支持。这是2008年1月15-16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WMO高层政策咨询会议上确定的。重点是改进全球观测系统(GOS)的天基观测。其作为WMO的GOS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至少已有16颗地球静止和低地球轨道卫星提供当前全球气候和天气的业务资料。并且有许多其它的科学或技术手段的实验卫星作补充,同时2008年还确定发射17颗卫星以增强全球观测系统(GOS)的工作。

与会各单位欢迎WMO提出的鼓励国际合作、面向未来十年以增进全球卫星系统的有远见卓识和雄心勃勃的目标,他们表示已准备好力图使之成为现实。十年来卫星已经对气候和天气情况进行了监测,但卫星群持续精致地检验气候变化作用的能力是更为重要的问题,这种作用影响了大气变化、海平面上升和荒漠化等。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国际间合作和资料交换来实现,这个问题处于WMO空间项目计划(Space Programme Plan)的核心地位。

其它方面还有:

(1)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和中国合作运行的卫星项目,对南美洲、非洲和中国的天基观测的数据和产品将无偿供WMO的188个成员使用。

(2)着重增进WMO运行中的国际地球静止(卫星)实验室(International Geostationary Laboratory,IGEOLAB),以大椭圆轨道(Highly Elliptical Orbits)卫星群持续覆盖高纬地区,实现对该区域的天气和冰雪情况监测,以及电讯和数据收集。

(3)实行使卫星由研究和开发向更持续并担负业务任务成功转型的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将得到WMO执行委员会的正式批准。

(4)区域专门卫星中心开始实施气候监测,以持续提供全球尺度的基本气候变化的高质量卫星产品。

组成GOS的天基观测的目标是应对WMO各种项目必须进行的观测,这包括天气、气候、水、大气、灾害的预防和减缓,以及许多国际合作项目如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全球陆面观测系统等这些总地球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炯炀摘译自WMO新闻稿第806、807号)


相关链接

  ·六项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发布 2011-2-23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实施 2007-1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4月1日起施行 2007-5-9
  ·邓楠在全国学会上指出科技社团发展凸现三大“不适应” 2007-4-29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注册 | 导航信息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2-2007 www.chinacehui.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测绘科技信息网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客户服务信息 京ICP备07036779号
访问统计: